日前,渝北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龙山大队在新南路开展了一场特殊的“马路办公”。他们直面信访群众,认真倾听诉求困惑,让民情民意在街头巷尾间顺畅传递。
信访群众反映,新南路附近车流量大,但掉头处绿灯时长过短,车辆常排起长队,而相邻的景天支路左转车流量小,绿灯时间却偏长,不仅造成“行车真空”,还间接导致行人闯红灯等问题。民警一边仔细记录问题点位、高峰时段车流特征等关键信息,一边耐心追问:“您觉得每次绿灯大概能过几辆车?行人过街会不会觉得时间仓促?”这些来自群众的切身感受,正是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最鲜活的参考依据。
随后,民警沿着路段实地测量车道距离,仔细观察不同时段人车流量变化,调阅该路口信号灯配时的历史数据,还与现场群众、周边商户进一步交流印证。经过现场分析,初步确认新南路及周边路口的红绿灯配时确有优化空间。民警当场表态,将立即研究调整方案,尽快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。
红绿灯的每一次转换,既是城市运行的血脉律动,也是管理者为民初心的生动注脚。渝北交巡警的“马路办公”,正是“红绿灯下见初心”的鲜活实践——它清晰传递出,城市治理的温度与精度,始于倾听最真切的民声,在车流人海中不断校准方向,最终兑现“民有所呼、我有所为”的承诺。